类别:公司新闻 来源:火狐体育nba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4-07-13 13:05:46 浏览:1
“拥抱变化”,当第19届上海国际车展以这样一个主题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几乎不用过多解释,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味道就已经很浓了。
甚至连上海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都get到了精髓。在得知我要去国家会展中心时,司机师傅问出了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问题。
的确,传统燃油车市场虽然依旧活跃,但电动汽车的地位却在今年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届车展共有47款全球首发车型,其中电动车型已经占据了一半席位。
在各个展厅走上一圈显而易见,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们高举着转型大旗,新势力们也还放着几年之后才能兑现的“大话”,跨界而来的互联网公司愈演愈烈,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主机厂……在这个竞争残酷却又瞬息万变的行业之中,每股势力,每家企业,都在极力寻找着一条路径,让自己成为王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
而在这其中,如果说谁是最耀眼的那一颗,非上汽智己莫属。虽然是第一次以独立品牌参展,但作为上汽旗下的一号工程,无论是政府还是集团,都给出了最好的点位资源。
首先,宣传从没进展馆的一刻就慢慢的开始了。在会展中心外,所见之处,只要有大幅海报露出的地方,多半就会有智己的身影。而进入展厅,在上汽集团“独霸”的3号馆内,智己又占据着绝对的C位。
可以这样说,无论你此前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只要这一次你去了上海车展,那么就一定会记住“智己”,这样一个号称要做出“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的品牌。
让人们记住的当然还不止前期宣传,产品自然也是。在其首款产品L7天使轮版的售价公布一刻,即使身边站着的大多都是媒体同行,但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喧哗。
“40.88万元,真不便宜啊。”当公布价格的一刻,在我前方站着的两个人相视一笑,接着说了句,“用高价撑高端呗。”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规律。在打出品牌高端化旗帜的这几年,市场上有更多的自主品牌电动车,售价动辄就30万+,这在此前的燃油车市场,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么,这样的定价到底是品牌的“人设需求”,还是真的物有所值?
同样,在这个买方市场繁荣的时代,要成为“用户型车企”,也几乎是所有品牌都会打出的口号。智己同样也不例外。无论是“用户共创”的slogan,还是行业首创的CSOP模式,智己无疑也想让自己从傲慢的主机厂,变成一家用户服务商。从这个角度而言,智己的优势和独特性又在哪里呢?
在车展发布会结束后,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智己汽车用户主理人焦樵和智己汽车智能驾驶项目高级总监脱悦,共同出席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对于这些问题也一一作出了解答。
媒体:L7预售价格的公布,说明智己立足成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支撑智己高端化的基础在哪,智己如何获取、解决用户需求?阿里在智己汽车体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智己:上汽作为全球第七大OEM,在国内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上汽在做智己项目时,没有面临任何资金压力。因此,我们并非因为资金的需求去寻找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更主要是为了融合相应资源。
阿里巴巴在电商、云计算方面有很多积累,阿里达摩院有很多前瞻技术,比如非常领先的阿里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规模并行的数据安全技术,以及在新零售方面客户运营等相关技术。这是智己汽车寻求阿里投资的核心原因。
张江高科被称为中国硅谷,无论在芯片、软件、数据、智能,以及很多与新能源相关的领域,它都有人才优势。上汽与浦东有多年的深入合作关系,同时张江高科也能为智己汽车提供芯片、软件、数据方面的支持。
第一,上汽集团在制造领域已经是个老牌厂商,其制造供应链能力是全球最强之一。上汽集团拥有年产销规模达到700万辆级的能力,而中国市场每年只生产销售2400万左右的汽车产品;上汽集团的油漆线、冲压线、总装线都是全国最强的,我们这款车会在上海临港全球灯塔工厂生产。这个灯塔工厂的工艺水准,机器人的水准,工艺装备精度都是全球最强,此外上汽还有像华域汽车这样的供应链集大成者。
举两个例子,华域汽车旗下的延锋是全球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内饰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华域视觉在高端车灯方面,也已经超过全球水平。因此,在零部件方面,对智己汽车的保障能力非常强。
上汽在硬件、软件、平台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比如智己L7所用的底盘平台来源于2016年,当时上汽就成立了秘密的内部项目组——Project X,就是打造这款车平台的前身。它适配未来纯电专属架构和未来SOA软件架构。研发工作从2016年一直到2020年,这个平台前期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积累。
基于这款平台所造的车,轴距可以覆盖2800~3200毫米,跨度非常大;可以兼容从600公里续航到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包,也可兼容快换和慢换的电池技术。同时,采用全铝的底盘架构,全铝材质对电动车来说有两个好处。首先是轻量化,目前电动车有两个电轴,四驱,重量比较大,因此必须要轻量化。其次,全铝底盘,对于电动高级车来讲,操控性、动力性更容易保障。
同时,后轮配备了百万级豪车才有的后轮转向功能,达到正负12度。智己L7的轴距是3100mm,是完全C级车的标准轴距,但它的转向半径较大,在城市停车时候会有点困难,后轮主动转向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让转向半径更小,架控更加灵巧。高速的时候它也可以同向转,让车像开游艇一样,横摆角速度可以降低35%左右,让你在换道的时车的震动微乎其微。很多豪华汽车的后轮转向是选装配件,而在智己L7车上却是标配,像这样的亮点很多,所以本身从硬件上就完全撑得起一个高级豪华品牌的底盘的性能。
从软件角度讲,上汽不久前刚刚发布了SOA战略,智己汽车是上汽SOA的应用者,上汽软件中心零束的核心用户。SOA平台对消费者来讲具有非常颠覆性的价值,它将帮助智己品牌要打造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
我们的目标人群有三类,叫科技发烧友、自我至上者和时尚追风人,这些消费群体是在市场中购买力较强,知识水准很高,又比较年轻的高知消费者,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品牌的slogan “我自 由我”,因为年轻消费者对自我价值观和知识的判断非常有信心。基于这个判断, SOA灵活的软硬件一体化的可定制,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我自由我的个性价值。
原本,车身上的空调、座椅、车门、天窗、智能驾驶等都被核心供应商分别掌握,不同的供应商都是“信息的孤岛”。今天有了SOA平台,就有了对软件底层架构的原子化的封装能力,用户就可以进行随意组合。90个控制器可以开发出的SOA的能力有数千种之多,理论上就可创造无限种组合,根据需求定制所需的功能,而不是被所谓的OEM限制想象,这就是我们对客户的解读,这也是我们SOA真正能够赋能的点。
所以无论从软的还是硬的能力方面,还是从上汽制造能力、保障能力、供应链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方面,都完全撑得起智己这样一个中国自己的豪华品牌。
汽车19世纪就进入了中国,汽车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舶来的西洋品牌。但现在这个产业正在迅速升级,往电动智能方面,尤其是智能方面升级,我觉得以中国人对于智能化的深度理解,对于互联网设施的投入,未来中国的智能电动车将改变世界。
智己:首先,上汽为智己项目投资了Momenta。Momenta是自动驾驶软件和算法方面的头部企业之一,被评为硅谷的创新企业50强,在自动驾驶领域是非常资深的一家科创型公司。上汽是Momenta的黄金席位客户,与他们有非常深入的合作,所以智己汽车今天才能够给大家提供IMAD的超凡客户体验。
过去几年,上汽在软件层面加大投资,比如像Momenta这样的算法、软件、数据工厂等方面的公司;同时也会去做关键硬件领域的投资,像地平线。
另外,上汽投资了一些软硬结合的公司,他们会成为我们赋能的原点,比如欧洲奥地利的一家公司——做飞机飞控RTOS的头部企业TTTech。在自动驾驶控制方面,实时操作系统是不可绕开的一个技术壁垒。上汽很早就与TTTech成立了合资公司,智己汽车也将会运用TTTech最先进的RTOS的技术。
除此之外,在电池方面,上汽不仅是宁德时代的业务合作伙伴,也是早期CATL的投资人。智己汽车可以应用到CATL最高端的技术。
媒体:Door to Door Pilot智能驾驶系统,目前情况怎么样?智能驾驶会有很多硬件成本的上升,智己怎么平衡硬件成本上升转嫁给用户,或者怎么用用户这种数据来反哺自己硬件成本这块的问题。
智己:我们已经开始进行大量智能驾驶路测。所谓Door to Door Pilot智能驾驶体验,就是根据预设导航规划,完成停车场自动泊出,经城市领航、高速领航,直至下车点用户离车、车辆自动泊入停车位的全程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现在大家对标的都是结构化道路,城市快速路或者是高速路,比如说NGP或NOA,实现多场景衔接的能力。智能驾驶功能是下一个赛道,或者说开启了一个新的军备竞赛。针对这一块,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在不断进行路测,包括最挑战的就是urban场景。
成本上,我举个例子,原来汽车行业里头有两个东西,一个叫ESP,一个叫ABS,最早ESP是高端车、高端品牌专享的配置,系统硬件成本要大几千块钱,后来被证明可以降低严重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各个国家把它变成了标配后,成本下降幅度超过90%。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首先,智能驾驶不应该成为任何商家牟利的工具,我相信智能驾驶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标配,因为它真的可以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社会公益,就像当年的ESP。
如果成为标配,成本肯定会降低,目前智能驾驶感知系统,芯片系统,主要挑战在于达到车规级,比方说车规摄像头,它的要求主要是车规的工艺安全的要求,以及车规的高温、高湿、高精度的要求,它本身并不一定会增加物料成本,关键是你对车载状况的理解。当这个行业感知系统越来越成为标配的时候,也就是装配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它的水准会明显提升,价格大幅度下降,这在汽车行业当中多次被证实,只要你量足够大,需求足够大,价格绝对不是问题。
另外,现在最核心的是IDP,就是智能驾驶的运算控制单元,这一块现在目前有两个制约,芯片的价格很难议价,而且基于视觉的通用型的芯片,并不是真正的专门为自动驾驶感知而设计的,它30个tops的算力,可能40%到50%是真的用于感知的。未来真正用于自动驾驶的感知的芯片可能会被定制。
IPD芯片做成一个控制计算单元之后放在车上的,需要产能、产量和技术要求之间的平衡,目前只有高端车才配有IPD芯片。未来,无论从感知还是计划单元本身,都将会有大量下降的空间,这样才有可能为所有消费者带来智能驾驶的体验。
而且,智能驾驶最近几年是投入密集期,成本非常大,随着未来的技术成熟,它效率的提升,也会大幅度下降,未来消费者可以更多更高频次,更低门槛的体验智能驾驶能力。
媒体:目前在自动驾驶感知领域,各家企业有着不同的技术路径。请问,未来,智己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会不会选用激光雷达作为技术发展方向?
智己L7选用了视觉为主的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全车搭载12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军工级超高精度惯导、高精度地图以及 V2X车端技术。
在先进的视觉感知系统基础上,智己L7还兼容激光雷达软硬件架构冗余方案,支持英伟达Orin X(500~1000+TOPS)和2个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后续当激光雷达进入商业化量产成熟期,智己L7就可快速、方便的升级激光雷达系统能力。我们的第二款车智己LS7量产后,也将搭载先进的激光雷达软硬件系统。
媒体:用户型企业的车企,它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相比于蔚来这些企业有哪些独特性?
用户数据很重要,它将驱动企业慢慢向前,成为迭代服务体验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在率先推出了CSOP用户数据权益计划,在公司初创的基因里面就有一定的革命性的变化,跟其他的企业不太一样。
我们划出了4.9%的股权收益,通过3亿枚“原石”,回馈们用户数据贡献。就拿智能驾驶来讲,智能驾驶需要不断迭代升级,而这就需要不断有用户数据的积累,解决10%的长尾问题。用户可以通过“里程式开采”或“养成式开采”获得原石,原石可以对应他的数据贡献。这样,用户成为我们智能汽车时代的共创的伙伴,会有更多的深度的参与感,我们也会对用户的一些回馈,提出的一些建议、问题去做相应的一些改变、转变,回馈给他好的产品和相应的权益。
“智己与我”这家公司就是4.9%股份收益的运营方,这家公司目前由焦樵负责,真正做到站在一线,跟客户站在一起。同时他又在智己汽车负责用户主理跟用户的交流,包括我们未来用户运营的网络社区,包括内容生产等等。
从组织架构上来说,跟原来的汽车公司也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营销不会有ATL、BTL, 原本的空中投放,中间断层,4S店接不住,运营面临困难,营销价值大幅度缩水。现在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KOC和KOL,我们大部分精力在做数据驱动内容共享。整个组织架构都是以私域运营、超级用户的运营为主,我们将打破原来的规则,重新建立全新的渠道。
汽车是一个高价值低频的,而互联网是一个低价值高频的,这就决定了汽车企业很难运营客户,而我们CSOP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企业和客户黏度变得非常高,甚至比饿了么还要高。客户运营的机会和频度会跟原来完全不同,让我们有机会去做真正的深度运营,这是我们营销能够转成以数据驱动运营的一种基石。
媒体:原石、水晶很有意思,但是感觉玩法很复杂,用户的核心的利益点究竟在哪里?数据安全问题近期关注度很高,我们怎么保证这个数据的安全,怎么保证用户的隐私?
智己:其实玩法很简单,我们有两种获得原石的玩法。第一种是“养成式开采”,用户只要下载我们官方APP,参与品牌共创活动或互动,比如艺术的限定特展活动,讨论数字艺术如何和智能座舱做结合,比如在APP上发布对智己汽车有什么样的建议,类似这样的活动就可以获得水晶。然后通过盲盒形式抽取原石,等到真正交付的时候,原石就会激活,跟我们公司的价值共同成长。
第二种是“里程式开采”,针对未来真正的智己车主,在拥有智己汽车之后,每年都会跑一定的里程,在开智己汽车的时候,原石按照一定的几率掉落,而且开的越多,获得原石概率越大。
我们还会在社区里定期发布任务,比如在研究智能驾驶的时候,需要一些特定区域的数据,车主周末就可以开车去打卡。积累一定的数据量,通过数据回流,仿真模拟,算法,然后会去迭代我们的智能驾驶的技术,给用户更好的产品,同时我们会给用户更多的回馈。所以说玩起来很简单,两种方式,买车也好,没买车也好,都可以参与到我们这个CSOP的玩法当中。
当时选择做CSOP用户数据权益计划多时候。我们就非常清晰的知道数据是两面性的。
首先,从策略开始,我们车内有两个摄像头,一个DMS,一个CMS,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我们承诺决不采用Face ID的技术,而且,我们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你困了,眼皮打架,我们只需要抽取你的面部的核心信息,比如说眉毛,眼皮就好了。在系统中,哪怕黑客来反向攻击,也绝对找不到一张完整的face。
第二,我们建立了IDPP数据隐私保护委员会,由客户隐私方面的专家成立的,是独立的,在很多新功能开发过程当中的一些可能会触犯到消费者隐私的功能都会他们来决策评估。
第三,我们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比如说零知识证明、差分隐私、数据库防火墙等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基于以上三方面,用户可以放心,我们既可以利用数据为用户创造体验,同时也不会侵犯到用户隐私。
媒体:极氪001发布会上也提出4.9%股权共创的概念;对此,智己汽车怎么看?
智己:坦率的讲,我们的心情非常复杂。几天前我就写过一段微信说,CSOP只是智己汽车引领了时代的必然逻辑,一定获得慢慢的变多人的认可和follow。但没有想到,仅仅几天后,会被这样简单粗暴的follow。
之所以说是心情复杂,是因为CSOP很难被人轻易模仿,在这一创新的背后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做足功课。
一是合规壁垒,它的运营规则必须合乎法律法规。这个计划的核心是要把4.9%股权对应的收益回馈用户。为此,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请了十多家律所,反复推敲、逐条研究,务求既能将为用户数据的贡献回馈权益,又能严丝合缝的符合法律法规的监管,保障CSOP启动后的顺畅运营。任何追随者,要想做到这一点,也必须把功课做足;仓促模仿、草率行事,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二是技术壁垒。要想公平、公正、公开的回馈用户权益,必须要有强大、先进的技术做支持。这里面有智能合约技术、有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的、用户隐私安全的,很复杂也非常必要。
我们说,智能时代,用户更好的提供的数据是驱动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所以,所有的企业都想做用户型企业。沿着这个时代逻辑,智己汽车的CSOP就是白剽用户数据的终结者。我们还需要说:沿着智能时代的逻辑,如果你继续白剽,你就是选择与时代为敌。
智己:智能时代,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Every mile counts,Every byte builds!就是智己汽车的标签。我们让用户出行的每一公里都能产生价值,让用户更好的提供的每一个数据都能成为推动品牌进步、产品进化的燃料,在和用户的共生共创中,不断的提高用户的体验,让用户出行的体验越来越好。
媒体:纯电动汽车消费市场中的第一批消费者已经产生了置换需求。请问,针对这批纯电动汽车的“老车主”,智己汽车有没有推出针对性的置换方案?
智己:我感觉这是一个探讨目标市场的问题。首先,智己汽车看重的是正在迅猛增长的高端纯电动智能汽车细分市场。今年三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为18.9万辆,同比增长率300%+,而且还在迅速增加;其中有85%为纯电动汽车,价格25万元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4%增长至35%,涨了近9倍,这非常清晰的表明新能源市场消费趋势正在往高端、高续航的方向倾斜;智己汽车的目标首先是从这个增量市场中拿到我们应有的份额。
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智己汽车更重要的目标是在豪华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在连涨28年后,从2018年开始负增长;但另一方面2018年至2020年,以BBA为代表的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以两位数的幅度保持正增长,年销量大约为350万辆。所以智己汽车不仅要盯住月销量18.9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要放眼年销量约350万辆并且正在高歌猛进的豪华车市场;而且后者更重要。因为在豪华车市场用户群体中,85后、90后的占比在迅速提升,他们是智己汽车的“黄金用户”。
中国的年轻用户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他们并不认为BBA是神话。有点年龄的用户,在传统的价值观里有着传统的选车升级路径,比如,从别克入门,事业有所小成后升级到奔驰,再有能力就升级到保时捷……在这个路径中BBA是一种豪华车品牌的代表。但这个升级路线正在被中国的年轻人逐步打破,他并不认为BBA是升级路线中唯一的路标。
其二,中国年轻人的内心是真正的“小粉红”,有更强大的价值观自信。他们对自身的知识,对于自身价值观的判断非常的强。在快消、服装等行业中,这个观点一再被证实,而且在汽车行业中也一定会发生。所以,生自中国、真正有实力的智电汽车新物种,对于中国年轻人的号召力一定很强。
总而言之,智己汽车的核心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85%(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加上350万辆豪华车市场中年轻的中国高知用户,这一个市场至少也是年销量两百万的规模。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以上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E周新势力 小米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何小鹏喊话国内RoboTaxi赶紧转到“端到端”;东风岚图获智能网联测试牌照
西门子与Boson Energy合作开发废弃物制氢技术 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美国政府将向通用汽车、Stellantis提供近11亿美元用来生产电动汽车
E周新势力 特斯拉推7月购车金融政策;2025款极氪X/零跑C16上市;小鹏M03亮相
EV晨报 理想连续十周新势力销量第一,特斯拉销量大幅度地下跌至1.41万辆;赛力斯拟25亿元收购华为问界商标,华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