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墩:缅甸地震不会引发海啸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多个强余震

类别:公司新闻   来源:火狐体育nba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04-07 01:23:08  浏览:1

  据中国地震台网3月28日消息,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我国云南多地震感强烈。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此次地震有何地质背景?是否会引发海啸?余震情况如何?对我国将造成什么影响?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极目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墩。

  王墩:这次地震主要是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挤压欧亚板块,两个板块之间持续碰撞。缅甸正好位于两大板块碰撞点的东侧。地壳应力通过这两个板块边界的一个大断层释放,这是一个长达1200公里的右旋走滑断裂。这个断层释放了两个板块之间的应力,地震就是板块应力释放的结果。我们地质大学和中国地震局联合的全球大量减灾团队,在震后一个小时用全球的数据,解算发现此次地震的破裂尺度超过400公里。从震中北面缅甸曼德勒到南边,一直延伸了400至500公里,这是非常长的一个地震破裂长度。历史上这个断裂带也是缅甸地区主要地震活跃带,多次强震都与此有关。

  王墩:这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3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离地面近,其能量释放更接近地表,地表的震动强度更大,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破坏力更强。我们通过计算获悉,这次地震震中的烈度能够达到9度到10度。震中非常靠近缅甸曼德勒市中心,人口密集,建筑物的抵抗震动的能力比较弱,其损失可能会非常惨重。

  王墩:历史上缅甸中部也发生过多次历史强震,1930年发生过7.3级地震,2012年发生过6.8级地震,历史上这里就是强震的多发地区。

  极目新闻:7.9级地震对缅甸及四周的国家的实际破坏力如何评估?最严重的受灾区域可能在哪里?

  王墩:根据目前我们得知的情况去看,目前地震最大的受灾区域就是在震中及其断层沿线区域。断裂带的向南延伸,从震中沿线的城镇、人口聚集区都是潜在破坏和遇难人数较多的区域。

  另外,缅甸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等级不是很高,可能伤亡更严重一些。次生灾害也需要仔细考虑,如滑坡。比较好的一个情况,这一断层相对来说距离海岸线公里,因此海啸的风险并不大。

  王墩:本次地震的震中距离我国最近国境线公里,造成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昆明、丽江、保山、大理等地震感强烈,贵州、广西等地亦有震感反馈。根本原因是此次地震震级很大,还有就是地震破裂尺度非常大。

  王墩:目前看来,没有清晰证据显示会对我国的地震活动造成影响,但是,需要重视相邻区域的震情发展趋势。

  王墩:现在最需要关心的是强余震,一般在发生一个7.9级的大震后,会有相当数量的6级到7级的强余震发生。这样的强余震在震后发生后,将对主震中已遭受破坏的构筑物带来很大的二次伤害,它还会阻碍抗震救灾和人员搜救的进展。

  另外,交通、气候等因素也会对我们黄金72小时救援带来影响。与此同时,地震预警能力也很重要,能不能在强余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预警,提醒应急救援人员快速撤离避险。

  王墩: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东部地区,地震观测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能及时进行地震预警。但对于地震观测条件不好的地方,地震预警能力有限,建议民众选择呆在空旷的地方,并准备一些应急用品,同时掌握日常避险策略。

  王墩:据我所知缅甸建筑抗震设防设计的规范是较低的,和我们的祖国相比是不足的,它很多地区按照地震烈度6度进行设防,是远远低于这次9度烈度的强度。因此急需推广钢筋水泥土框架结构,像我们中国建筑物一样。争取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情况。

  王墩:常规的应急防灾举措我再和大家强调下,家庭可以准备应急包,应急包中应含有饮用水,3-5瓶矿泉水、压缩饼干、手电筒、口罩、食品、应急药品等。与此同时社会大众要掌握日常避险策略,撤离时避开玻璃窗、悬挂物,也不可以使用电梯。震后1-2天最好前往开阔地带,不要呆在房间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