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六速旋转粘度计 来源:火狐体育nba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03-19 17:05:10 浏览:1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也开始仰望天空。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经济和航天产业也成为许多城市产业升级和结果调整的重点方向,成为众多城市竞争的热门领域。
分别地处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上海、武汉、西安三座城市,是这场城市产业竞争的代表。这三座城市,将如何在这场面向星辰大海的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航天产业被认为是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最具挑战性”这个描述非常直观,众所周知,航天探索的是人类未知的领域,甚至于是人类未来的命运所在。日前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欧阳自远称,2020年中国将首次探测火星。这个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与地球有着相似地质地貌的星球,一直被认为曾经存在过生命痕迹,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恰恰就是回答人类那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
但“广泛带动性”,普通老百姓可能并不太能感受得到。航天产业的产业链涉及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以及卫星应用和运营。而这些还仅只是航天产业的直接产业链,而围绕在航天产业之外的技术开发,科技应用的间接效益,更是深入到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太空育种,太空能源,太空旅游等。
航天产业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产业的波及效应,科技的溢出效应以及资本的乘数效应。产业波及效应指的是,航天产业的变化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变化。例如,航天产业与材料产业、能源产业、农业等很多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航天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这些产业向更高科学技术进步。比如有些手机品牌将其材料宣传为“航天级铝合金”,听起来虽然很高大上,但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不锈钢。这也侧面证明了,航天级慢慢的变成了了品质和质量的保证。
科技的溢出效应就很直观,那就是航天科技的发展最终带动了新的科技领域和产业领域的出现。比如,电子计算机最早就是应用在航天领域,目的是用于计算弹道导弹的轨迹。最终电子计算机从军用变为民用,进而发展出了目前蒸蒸日上的互联网行业。同样地,太阳能的利用最早是为了人造卫星的日常供电,材料行业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太空严酷的环境等等。
资本的乘数效应指的是航天产业的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航天产业是一个投入高、风险高的行业,即便是现在发展火热的商业航天领域,没有政府投资和政府支持几乎是难以完成的。比如,目前商业航天领域最知名的独角兽企业——spaceX公司,在经历了几次发射失败之后,也是濒临倒闭,最终靠着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发射合同才起死回生。航天产业的高投资,会成为其他产业的部门的收入,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上海社科院郭岚、马煜两位研究员在《航天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中用实证数据来说明航天产业对经济的影响。欧洲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欧洲航天活动的乘数效应至少是4。加拿大对《加拿大第二个长期空间规划(1994-1999)》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根据结果得出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3、1:4.9 和 1:9.6,平均乘数效应为6.3。而美国契斯研究所研究之后发现,NASA的研发支出对产出的累计贡献是1:14。
美国航天基金会(The Space Foundation)把航天经济分为政府航天预算和商业市场收入两部分。其中政府预算包括各国政府民用航天预算和军事航天预算,而商业市场收入分为商业基础设施与保障、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两部分。近十年来,政府航天预算与商业市场收入大致维持1:3的比例。
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年度《航天报告(2018)》中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收入约为3835亿美元(中国只占其中的3-5),同比增长7.4%,增长迅猛,其中商业航天的占比超过80%。而中国只占其中的3-5%。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总额将达到4965亿美元,对应到中国市场,其市场规模将在149亿-249亿美元之间,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著名投行高盛的判断更为乐观,他们都以为在未来商业航天将达到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场。
卫星产业是商业航天当中的重点领域。2019年5月7日,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的《2019年版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高达277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3%。5月15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19)》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016亿元,较2017年增长18.3%,对航天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
虽然从技术上看,中国的航天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中国的航天产业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据 SIA 统计,全球卫星应用业务和卫星制造业务的比值约为 9:1,而中国只有 3:1 左右的水平,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航天产业商业化水平并不高,商业航天的发展还不完善。
钛媒体认为商业航天产业,或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创新最密集、资本最为活跃的领域。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走市场化道路的商业航天是绕不开的过程。航天产业只有从市场中获得收益,产业发展才有可持续的空间。而对于航天产业和商业航天的发展,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
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提到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同年即出现了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第一笔投资。2015年,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提出,同年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当年也被称为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制定国家卫星遥感数据政策,促进军民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以此为契机,中国商业航天长期资金市场开始火热,市场的力量在逐步成为与政府同样重要的推手,共同促进中国航天产业的壮大。
据北京未来宇航空间技术研究院在2019年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达到114次,比2017年增加了25%,其中中国占了39次;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至少发生36笔投融资交易,总投资额达35.71亿元,其中,三分之一属于天使轮及种子轮投资,这表明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投资风口。不过2018年商业航天投资大多分布在在卫星应用及卫星发射领域,卫星制造领域紧随其后,卫星运营领域获得资本的关注相对较少。
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资本助力,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整个航天产业进一步的产值提高,围绕航天产业的产业链也将获得激发更多的商业需求,这个包含战略装备制造、互联网科技应用、科技发展等多重领域的新产业必然会成为各大城市争先发展的重点。
航天产业因为涉及的产业链很多,所以很多城市都会涉足,比如传统的四大发射基地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和海南文昌在发展航天产业方面就有着先天优势。但是目前来说,发射场的商业模式并不太清晰,而且由于目前政府方面的军用和民用航天任务繁重(包括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以及最近提出的2020年的火星探测,天宫工程等),发射场的发射余力其实是有限的。据了解,目前几次的商业发射集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除了这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之外,中国还有几个卫星设计和制造基地,比如北京集中了大部分的航天设计和制造人才,还有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六院)所在地西安,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所在地成都,航天科工六院所在地呼和浩特,航天科技八院所在地上海等。2010年,天津、深圳、内蒙古、海南也被确立为21世纪中国航天重点发展的四大基地。
同时,全国还有几家航天领域的研究高校所在地,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国防科技大学(长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此外,还有承担深空探测任务的天眼计划所在地贵州,发展民营商业航天的热门城市重庆等。
事实上,全国很多城市都具备发展航天产业的基础,而且发展的优势各不相同,发展的重点也不一样。其中,有三个代表性城市,即上海、武汉和西安,它们是国家批复成立的航天产业基地。
2006年1月,上海市政府、闵行区政府分别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航天基地。2007年7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这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它的发展目标是建成研发、产业、科普相结合的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形成以卫星应用、航天技术及应用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以闵行区为核心、辐射长三角的航天产业空间布局和军民互动、产学研结合的航天产业创新体系。
上海市的优点是其发达的城市经济,较大的航天消费需求,和技术生产能力。而且上海也是航天科技八院所在地,航天科技八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是我国导弹武器系统、运载火箭和卫星生产的主要力量,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的主要配套单位。
上海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和上海市市级重点实验室10余个,在固体推进技术、控制管理系统、材料制造技术、仿真技术、结构机构技术、电源技术等数十个专业领域内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的航天技术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聚集区。它成立于2006年11月,于2010年6月26日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的优点是技术水平领先,尤其是在航天推力方面。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专业研究院,被誉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和“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地处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也是西安发展航天产业的重要技术力量。
而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则是首个以商业航天为产业目标的航天产业基地。2014年,国家刚刚向市场开放商业航天之后,作为中国航天两大龙头之一的航天科工集团就首次提出在武汉打造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2015年,武汉举办中国首届商业航天高峰论坛,此后论坛永久落地武汉。论坛上,湖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武汉建设国家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打造航天高新技术配套集群。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在武汉打造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产业基地,服务于商业航天的发展,所以市场化的程度相较于上海和西安两个以民用航天为主的航天产业基地要高。为了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2017 年 1 月武汉成立了长江航天产业基金,用于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规模达 100 亿元。未来宇航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报告》指出,2018年湖北省商业航天产业的融资笔数有3次,是除北京之外融资笔数最多的省份。与此同时,武汉在技术能力的储备上也有比较优势,在卫星遥感、空间地理信息领域,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实力世界第一。
从三个产业基地的定位来看,它们的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上海和西安聚焦于民用航天,主要的产业形态是航天设计,包括控制管理系统和运载系统,而武汉则侧重于商业航天,最重要的包含制造和应用。
作为东中西部的三个代表,上海、西安和武汉分别在探索着中国航天产业的新模式,特别是在军民融合战略下,不管是“民”还是“民参军”,抑或是完全市场化的商业航天模式,对于建设航天强国都将是有益的探索。浩瀚星空等着人类去探索,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城市从这场航天强国的建设当中成长壮大,航天产业也将会是许多城市的新名片。
航天产业是一个投入高、风险高的行业,即便是现在发展火热的商业航天领域,没有政府投资和政府支持几乎是难以完成的。
3月18日,金秀贤方面近日针对金赛纶遗属以及“横竖研究所”的指控作出回应,要求停止散布虚假信息。金秀贤方面表示,遗属声称金秀贤方面未参加金赛纶的葬礼,但事实上,金秀贤方面于2月17日和19日前往葬礼并留下花环和吊唁金。同时还附上了金牌得主送去葬礼场的谨吊花环的照片。
3·15晚会丨只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维修刺客”啄木鸟,维修乱象何时“修”?
“啄木鸟家庭维修,除了感情不能修,啥都修,修,不仅能修还能洗。”和企业在网络上的火热宣传同步,近一年来,“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接到大量花了钱的人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场画面!滞留太空9个月的两名美国宇航员返回地球,顺利出舱 #滞留太空美宇航员
“只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一点点农药!”#专家辟谣吃草莓会得草莓瘟 建议清洗草莓不要去蒂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们从事哪些副业属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呢?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条例》等规定,主要有以下六种:①“挂证” 取酬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员在考了职称后,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比如会计证、统计证、建造师、电气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等。
我们之前和大家说了很多,我们下面看一看杜特尔特的律师怎么来看待这样的一个问题。支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活动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大楼外举行,这些人很愤慨,认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前总统怎么就这么被抓到了另外一个国家,还要受审。